【角鋼塔的計算模型問題】高聳結構設計規范上推薦空間桁架法,即每根桿件按二力桿設計, 但是實際上主材的連接基本上可以按剛接考慮,因為用了外包、內貼角鋼進行 連接,所以我認為可以將主材按壓彎桿件考慮,橫桿及斜桿按二力桿考慮 不知道這樣可否? 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如何計算的?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通訊塔上(聯通、移動等)的天線,大家是如何計算其風荷載的?
15個回答 >
實際加載表明一般來講塔頂變形的計算值和實際值相差比較大,我估計和鐵塔的節點大多是螺栓連接有關.至于由于主材單元類型不同引起塔頂位移的變化,沒有做過仔細探究.主材用梁單元,斜材不用梁單元時塔頂的變形以及軸力相差一個數量級似乎令人難以相信.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鐵塔的節點構造對鐵塔的強度影響也就太大了,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了.
角鋼的大小和安全儲備大小,風荷載的計算有關系,和節間長度,布置方式也有關系.沒有詳細的資料無法判斷角鋼的大小是否合適.

贊一個
說說我的看法
暫無評論,快來搶第一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