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鋼塔的計算模型問題】高聳結構設計規范上推薦空間桁架法,即每根桿件按二力桿設計, 但是實際上主材的連接基本上可以按剛接考慮,因為用了外包、內貼角鋼進行 連接,所以我認為可以將主材按壓彎桿件考慮,橫桿及斜桿按二力桿考慮 不知道這樣可否? 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如何計算的?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通訊塔上(聯通、移動等)的天線,大家是如何計算其風荷載的?
15個回答 >
ASCE10-90上面有相應的說明,你找一本這個規范自己看看.在剛接的時候計算出的軸力和作為鉸接時候內力出入很小,你可以自行驗證.這和鐵塔的特殊構造有關系.我認為不能將這種做法無限制的推廣到其他桁架結構.
即使用簡化手算,主材的軸力和計算機的3D模型也差別很小.更不用說梁單元,桿單元的出入了.
剛接在計算的時候主要是為了消除平面節點,并非是為了計算出彎距用于桿件的設計.如果不用剛接,就要增加虛桿,或者增加約束,或者改變結構型式等,用梁單元只是一個計算技巧。

贊一個
說說我的看法
暫無評論,快來搶第一個評論!